中国大陆有四个微生物学专家入选2022年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Yuelong Shu(舒跃龙), Ph.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enzhen), Sun Yat-sen University;
舒跃龙,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兼任亚太流感委员会委员及卫生部流感防治专家组专家。2017年4月起,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 。2021年4月23日,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人名单。
获得以下奖项:
1. 疱疹病毒科基因元件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
2. 新型系列病毒载体的研制和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
3. 人禽流感实验室监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
4. 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
5. 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研究及其在流感大流行防控中的应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年;
6. 假病毒技术平台在流感和丙肝病毒研究及药物/免疫评价中的应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年;
7. 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
8. 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发现及其病原学研究,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15年;
9. 人感染新型H7N9 禽流感病毒的发现及其病原学研究,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
Li Huang(黄力), Ph.D., Institutes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1999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6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科学通报 编委(2008-)
Extremophiles Managing Editor (2007-)
微生物学报 副主编 (2007-)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编委 (2004-)
主要研究领域:极端嗜热古菌的遗传机制
Hongzhou Lu(卢洪洲), M.D., Ph.D.,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卢洪洲,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内科学博士生导师,护理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公共卫生硕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发病机制研究
Guoping Zhao(赵国屏), Ph.D.,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Ec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赵国屏,分子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赵国屏早期从事微生物生理生化、代谢调控及酶作用机理的研究。1998年起,领导建立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及体系,参与人类疾病基因组研究工作,克隆若干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启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参与建立人类HapMap研究技术平台。启动中国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并主持若干重要微生物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比较和进化基因组研究工作。赵国屏积极开拓系统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微生物代谢调控、包括代谢酶翻译后乙酰化修饰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
赵国屏于1998年领衔中科院人类基因组重大研究项目;2001年—2003年,他完成乳光牙致病基因克隆和问号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测序;2003年—2005年,他揭示“非典”SARS冠状病毒进化机理;2010年,他揭示代谢酶“乙酰化组”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全局调控机制;2018年,他研发出一批细胞工厂并构建首例“单染色体啤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