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微生物信息网!

2022年美国7位华人新院士/5人做过博士后

日期:11-18  点击:  属于:热点资讯

202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中有7位华裔科学家,其中5位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这充分证明博士后是通往学术界的必经之路。本文知识人网小编逐一进行介绍。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公布了2022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120位院士以及30位外籍院士入选,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和持续的成就。

其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生态学家欧阳志云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有6位华裔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分别为崔屹、金亦石、马中珮、丁邦容(Jenny Ting)、张启敬和谢琳达。

这7位科学家中,有5位都从事过2-4年的博士后研究,而另外一位欧阳志云也曾经4次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合作研究,这一事实充分证明:博士后研究经历是进入学术界的一条必经之路;科学家必须跨国界合作。

欧阳志云,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态学协会执行理事。1983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分别于1990年与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1993年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崔屹,现任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崔屹教授于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0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跟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aul Alivisatos教授开展博士后工作,并在2005年成为斯坦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0年擢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教职。2016年,崔屹晋升正教授。主要致力于新材料用于可持续发展,包括能源和环境。他是《纳米学报》(《Nano Letters》)执行主编,同时也是由美国能源部投资二千五百万美金的湾区光伏联盟的联合主任,投资五千万美元的电池500联盟的联合主任,崔屹教授曾荣获2001年纳米技术卓越毕业生奖、2003年米勒研究奖、2004年《MIT技术评论》杂志评选100位“世界顶尖青年发明家”、2010年斯隆研究奖、2013年IUPAC新型材料及其合成杰出奖、2017年Blavatnik青年科学大奖之工程技术奖。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20)、美国材料学会会士(2016)、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电化学学会会士(2018)。

金亦石,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学教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1991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学专业,1991-1995年间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9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20年入选为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士。

马中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系 Judy Chandler Webb 物理学教授。1987年和1993年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专业的学士和博士学位。1993-1996年间在加州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2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20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曾获得1997年美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安妮·坎农天文奖,2003年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Maria Goeppert-Mayer奖。

丁邦容(Jenny Ting),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系教授。1975年本科毕业于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医疗技术专业,197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1979-1981年间在洛杉矶县+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 年入选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名人堂。2019 年至 2020 年担任美国免疫学家协会副主席,次年担任主席,是第一位担任该组织主席的有色人种女性。

张启敬,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Clarence Hartley Covault杰出教授。1983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兽医学专业,199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免疫生物学专业,1994-1997年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开展分子微生物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当选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士,2018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谢琳达,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2005到2014年担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她大学学士与博士学位都在耶鲁大学取得,她同时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研究所任兼职教授。